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以提高本专业理论水平及交流临床实践经验为宗旨。着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与普及并重,贴近实际与临床。既有科研成果及实验研究,又照顾到基层医务工作者,共同提高与受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华北地区三省二市神经病学学会协作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出版部门: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51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191/R

邮发代号: 18-2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华北地区三省二市神经病学学会协作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国际刊号:1006-351X
  • 国内刊号:13-119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彩色超声监测颈动脉软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颈动脉低回声,不均质回声斑块,通过治疗溶解血栓,稳定斑块,减少卒中TIA的发生.方法:对于存在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病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面积测量法监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及斑块形成208例病人,其中低回声、不均质回声斑块4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病人治疗选用溶栓、抗凝、降脂;B组病人选用抗凝、降脂.两组病人同时用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治疗14天后,采用双盲法复查颈动脉超声,观察颈......

    作者:赵娜萍;王杏儒 刊期: 2006- 03

  • 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亚急性脑梗塞及相关定量参数的应用

    目的:总结我院2003~2004年间急性、亚急性脑梗塞病16例患者的MRI弥散加权成像(DWl)的表现,与T2WI及T2WIFLAIR序列进行比较,并对感兴趣区进行ADC(表观弥散系数)值测量,推测梗塞灶的面积.方法:急性、亚急性脑梗塞病例16例,其中4例为4小时内检查发现,行急诊溶栓;8例为24小时内检查;2例为3天后一周内检查发现.临床表现12例为脑卒中症状,另外,l例为术后甲状腺危象患者抢救......

    作者:李保权;赵林;李林芳;刘琳;王庆胜;袁有法;唐志全 刊期: 2006- 03

  • 分层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异性

    目的:探讨减少ERPs的变异性,适应临床应用的ERPs检查方法.方法:13名平均年龄31±5.08岁的健康受试者,5个人物名字作为刺激任务,头顶部记录ERPs.将每个受试者对5个人名的刺激引出的ERPs曲线,转换为ASIC码文件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到12类时,正确率为36/56(64%).反映出不同个体之间ERPs存在非常大的变异性.受试者ERPs形态、波幅和潜伏期差别很大.受试者本身的5......

    作者:贾渭泉;刘焱;贾桂梅;周秀丽 刊期: 2006- 03

  • CCK-8对家兔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病理变化的影响

    目的:利用胆囊收缩素-8(CCK-8)的抗炎作用,观察其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60只随机分为四组(n=15).①假手术组:仅进行枕大池穿刺和假注血;②SAH组:经家兔枕大池二次注射自体动脉血(0.8ml/kg)制作SAH模型;③SAH+CCK-8组:对SAH模型自day0开始经枕大池注入CCK-8(8μg/kg,0.5ml),每日一次直到动物处......

    作者:张更申;李聪慧;孙国柱;张庆俊 刊期: 2006- 03

  •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在重症肌无力诊断及研究中的应用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主要累及骨骼肌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并由相应抗体(AChRab)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王晓明;冯凯 刊期: 2006- 03

  • 血管性痴呆与神经多肽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由脑血管病导致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随着社会结构的日益老龄化,VD的发病率与日俱增,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与VD的发生关系密切.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及单胺类递质在VD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引起了众多的关注,但关于神经多肽参与VD......

    作者:靳玮;吕佩源 刊期: 2006- 03

  • 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研究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导致患者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重型脑血管病.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是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主要与血肿的占位效应、毒性产物的释放、继发性脑水肿形成有关,还可能与血肿周围的缺血性损害有关.本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姜晔;刘青蕊;董小瑾 刊期: 2006- 03

  • 神经传导阻滞及其发生机制

    传导阻滞(ConductionBlock,CB)是指动作电位不能沿神经通过某一特定部位进行传导[1,2].神经传导阻滞不仅见于器质性损害,也可见于功能障碍.在局麻、缺氧、中毒等情况下,CB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髓鞘的脱失或受损时,CB可持续数天至数周[2].神经传导阻滞可见于多种不同的临床病变中,包括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3]、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CIDP)[4]、格林-巴雷综合征(GB......

    作者:汪仁斌;刘兴洲 刊期: 2006- 03

  • 癫痫点燃模型的研究进展

    癫痫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性的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1].多年来人们对癫痫的基础研究主要依靠动物模型,癫痫的点燃模型,是癫痫研究中常用的局灶性癫痫动物模型[2].......

    作者:张瑞华;王玉平 刊期: 2006- 03

  • 中青年起病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dystonia,DRD)是一种很少见的儿童起病的锥体外系、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由于其对多巴治疗具有独特良好的反应,近年来国内外对之报道不断增多,但国内报道大龄起病的DRD非常少.此文报道并分析五例中青年起病的DRD.......

    作者:熊斌;戚晓昆;姜树军;钱海蓉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