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以提高本专业理论水平及交流临床实践经验为宗旨。着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与普及并重,贴近实际与临床。既有科研成果及实验研究,又照顾到基层医务工作者,共同提高与受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华北地区三省二市神经病学学会协作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出版部门: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51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191/R

邮发代号: 18-2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华北地区三省二市神经病学学会协作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国际刊号:1006-351X
  • 国内刊号:13-119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第5期文章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Fas表达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Fas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情况;初步探讨脑缺血后Fas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其发生的机理.方法:采用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凋亡及Fas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后随时间延长动态变化情况,并利用图像分析测定二者的免疫强度.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过度地表达Fas,以缺血半暗带明显,且在缺血再灌注后6小时达高峰,于24小时开始下降.而细胞的凋亡于缺血......

    作者:郝久宽;于维东;白抚生;姚宝玉 刊期: 2001- 05

  •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

    目的:研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及MRI特点.方法:分析1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主要表现有脑膜刺激征、颅内高压、颅神经损害,易误诊(8/19),其MRI变化有三个特点:①颅脑MRI平扫未发现异常,但增强扫描可见脑沟及脑池内线状或点状强化灶.②以额、顶、颞叶、双侧基底节区为主的多发散在不规则斑块状或片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后病灶轻度或无明显强化.③颅......

    作者:叶钦勇;郑安 刊期: 2001- 05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的检测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抗体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ELISA方法检测85例GBS病人血清中神经节苷脂(GM1、M1a、GD1b、GA1)的IgG、IgM、IgA抗体.结果:anti-GD1bIgG抗体阳性在AMAN中为25(25/5347.2%)例,在AIDP中为2(2/326.3%)例,正常对照组2(2/504%)例,其它神经......

    作者:李春岩;龚燕平;刘瑞春;吴淑玉 刊期: 2001- 05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76例临床分析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少数可表现颅脑内占位性病变.我院自1992年6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76例.......

    作者:魏嬛;卫敏;冯建华;高齐明 刊期: 2001- 05

  • Lewis大鼠主动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T淋巴细胞增殖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的意义

    目的: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T淋巴细胞增殖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的意义.方法:观察Lewis大鼠主动EAE临床症状、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p-α水平.结果:EAE临床发病过程中,T淋巴细胞增殖活跃,血清TNF-α水平异常升高,并与临床症状呈正比.结论:研究表明:EAE时,T淋巴细胞增殖旺盛和TNF-α生成增多,进而导致血脑屏障(BBB)的破坏,炎细胞浸润,从而......

    作者:吕佩源;高井昌星;井上井敦 刊期: 2001- 05

  • 托吡酯的药理学作用机制

    托吡酯(Topiramate,商品名为妥泰Topamax,以下简称TPM)是一种新型广谱的抗癫痫药物,它在结构上与其它的抗癫痫药物(AEDs)不同,是一个带有磺胺基团的单糖衍生物[1].用大电休克试验(MES)筛检发现TPM的抗癫痫作用与苯妥因和卡马西平相似,但疗效更高,毒性更小[2].......

    作者:陈葵;潘映辐 刊期: 2001- 05

  • 一氧化氮及合成酶与脑梗塞

    自Furchgott和Zawadzki[1]首次提出内皮舒张因子(EDRF)这一概念,且后来证实EDRF是L-精氨酸(L-Arg)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作用下产生的NO后[2],其早期研究认为其作用较简单: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抑制血小板及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的粘附聚集,似乎NO对脑梗塞起保护作用.然而,随着对NO及NOS同分异构体的研究,NO的毒性作用也渐已证实.NOS不恰当的激活及NO过度产......

    作者:孙翠梅;孙圣刚 刊期: 2001- 05

  • 急性脑血管病血清钠改变及其意义(附482例报告)

    本文报告我院1992年1月~1998年1月连续6年收住的482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病人血清钠浓度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明久;陈忠良;岳宏;胡忠昌 刊期: 2001- 05

  • 膦甲酸钠治疗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体会

    膦甲酸钠(PhosphonoformicAcid,PFA;foscarnet;可耐)为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我们在2000年7~9月应用该药治疗重症流行性乙脑,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俊瑛;高玉林;卜晖;王永祥;黛二黑 刊期: 2001- 05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脑出血关系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神经内分泌学研究的进展,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脑出血中的作用受到重视.本文应用放免分析法,同步监测脑出血患者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含量,力求为脑出血患者病情、预后及提高治疗建立新途径.......

    作者:刘波;曹桂华;牛建平 刊期: 200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