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以提高本专业理论水平及交流临床实践经验为宗旨。着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与普及并重,贴近实际与临床。既有科研成果及实验研究,又照顾到基层医务工作者,共同提高与受益。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华北地区三省二市神经病学学会协作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国际刊号:1006-351X
- 国内刊号:13-119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抗帕颗粒”对帕金森病模型鼠行为学的影响
赵晓晖;朱玉萍;杨娟;刘慧琴;沈建
关键词:MPTP, “抗帕颗粒”, 帕金森病, 小鼠模型, 行为学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抗帕颗粒”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鼠龄8~ 12w,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30只、PD模型对照组30只、PD模型干预组30只;MPTP腹腔注射(40mg·kg-1·d-1×7)制备小鼠PD模型;正常对照组及PD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L·d-1灌胃,PD模型干预组给予“抗帕颗粒”(浓度800mg·mL-1)按40mg·kg-1·d-1灌胃,连续喂养4个月.比较分析各组、各时间点(15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爬杆实验、悬挂实验、游泳实验等行为学评分情况.结果 ①各组实验动物存活情况,正常对照组30只终均存活,PD模型对照组4个月时存活27只,PD模型干预组4个月时存活28只;②各组爬杆实验分值情况: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评分均P<0.01.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15d、1个月时均P<0.01,2、4个月时P<0.05,3个月时P>0.05.PD模型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15d、1个月时,均P>0.05,2、4个月时,P<0.05,3个月时,P<0.01.PD模型干预组各时间点分值比较,15d评分较1个月时,P>0.05,较2月时,P<0.05,较3、4个月时均,P<0.01;1个月评分较2个月时,P<0.05,较3、4个月时均,P<0.01;2个月评分较3、4个月时均,P<0.05;3个月评分较4个月时,P>0.05;③各组悬挂实验分值情况,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评分均P<0.01.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15d、1个月时均P<0.01,2、3、4个月时均P<0.05.PD模型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15d、1个月时均P>0.05,2个月时P<0.05,3、4个月时均P<0.01.PD模型干预组各时间点分值比较,15d评分较1个月时P>0.05,较2、3、4个月时均P<0.05;1个月评分较2、3、4个月时均P<0.05;2个月评分较3、4个月时均P>0.05;3个月评分较4个月时P>0.05;④各组游泳实验分值情况: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评分P均<0.01.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15d、1个月时均P<0.01,2、3、4个月时均P<0.05.PD模型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15d、1个月、2个月时均P>0.05,3、4个月时P均<0.01.PD模型干预组各时间点分值比较,15d评分较1个月、2个月时均P>0.05,较3、4个月时均P<0.05;1个月评分较2个月时P>0.05,较3、4个月时均P<0.05;2个月评分较3、4个月时均P<0.05;3个月评分较4个月时P>0.05.结论 “抗帕颗粒”对MPTP诱发的C57BL/6小鼠PD模型行为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但起效较慢,至2-3个月左右开始显现疗效;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足量、足程等问题,以保证其作用的有效性、持久性.另外,“抗帕颗粒”对游泳动作的改善相对较慢,需要更持久、更足量的治疗,显示中药制剂作用的缓慢性和局限性,提示联合使用多巴制剂中西医结合治疗PD的必要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