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以提高本专业理论水平及交流临床实践经验为宗旨。着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与普及并重,贴近实际与临床。既有科研成果及实验研究,又照顾到基层医务工作者,共同提高与受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华北地区三省二市神经病学学会协作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出版部门: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51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191/R

邮发代号: 18-2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华北地区三省二市神经病学学会协作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国际刊号:1006-351X
  • 国内刊号:13-119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第3期文章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对40例AD患者(AD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APOE基因进行分型及神经心理评估,并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组)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AD患者血清BDNF水平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和aMCI血清BDNF......

    作者:王珊;郑为娜;褚红珊;生晓娜;孙文蕾;王斌斌;张国华 刊期: 2015- 03

  • 急重症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外周血单核粒细胞计数对其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A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外周血单核粒细胞计数对其预测价值。方法入选的病后24h内入院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检测1d、2d、7d和14d的单核粒细胞计数,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单核粒细胞计数对SAI的预测价值。结果①78例研究对象中有31例发生SAI,发病率为39.74%。SAI危险因素中发生肺部感染的相......

    作者:沈骏;周仁华;徐建红 刊期: 2015- 03

  • 乌司他丁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 Nrf2/HO-1通路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Nrf2/HO-1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CD1小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n=30):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乌司他丁小剂量组和乌司他丁大剂量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60min,再灌注24h后,采用Westernblot和RT-qPCR来观察脑缺血后梗死侧皮质Nrf2和HO-1蛋白及基因表达变化,比......

    作者:李盼;苏立凯;李晓芳;张祥建 刊期: 2015- 03

  • 氟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人:A组(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氟伐他汀治疗组B组(40mg组)和C组(80mg组),B、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分别口服氟伐他汀40mg、80mg。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颈动脉......

    作者:王真;孙大宝;刘保萍;边焕茹 刊期: 2015- 03

  • 2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血清学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65例,其中脑出血20例,脑梗死45例以及30例正常健康对照,比较各组间、FIB、DD、WBC、RDW、PDW、TG、TC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脑卒中组WBC、FIB、DD、TC、TG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脑卒中组RDW、PDW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F......

    作者:阮志芳;何文钦 刊期: 2015- 03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一例

    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磁共振(MRI)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此例胼胝体压部局灶性孤立病变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胼胝体压部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Flair及DWI高信号影,经抗病毒及对症处理后发病第14天病灶消失。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临床特征以MRI发现胼胝体压部孤立病灶为特点,病因、发病机制尚不......

    作者:王晓鹏;赵艳颖 刊期: 2015- 03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卒中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卒中患者普遍存在抑郁情绪,Linden等[1]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卒中后一年半存在抑郁障碍。Hackett等[2]亦发现每3个卒中幸存者中,有1个卒中患者受抑郁情绪障碍的影响。导致卒中后抑郁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两大机制,即反应性机制学说和原发性内源性学说。原发性内源性学说认为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的下降致社会家庭角色的改变,促使患者形成抑郁情绪。Masskulpan等[3]发现卒中......

    作者:韩旭庆;黎红华 刊期: 2015- 03

  • 氧化应激与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1],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OS)作为MS的发病机制之一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2]。......

    作者:许艳秋;王慧词;李令令;宋秀娟;张静;李彬;檀国军;刘瑞春 刊期: 2015- 03

  • 磁共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脑结构及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一、OSAHS的概念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特点是睡眠期间上呼吸道部分阻塞反复发作,导致睡眠障碍和慢性间歇性低氧血症[1]。OSAHS在成人男性占4%,女性占2%[2],而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20%~40%[3],是心脏病、与神经系统疾病等发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

    作者:曹岂溱;牛彩虹;齐进冲;杨冀萍 刊期: 2015- 03

  • p38MAPK在MS/EAE少突胶质细胞系中的作用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近年的研究已经证实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改变引起的免疫细胞比例失衡、机体的氧化应激等在MS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髓鞘是有髓神经纤维外包绕的一层膜,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片状突起包绕神经元轴突而形成的螺旋形多长膜性结构。病理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可发现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病灶处大量的神经纤维脱髓鞘。Bhat等......

    作者:李琳;王梁;李彬;郭力 刊期: 2015- 03